绿色氢市场预计将以 61.1%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 2030 年将达到 306 亿美元。


印度正在努力建立绿色氢能生态系统。2024 年第一季度,印度太阳能公司 (SECI) 发布了一项招标,根据绿色氢能转型战略干预 (SIGHT) 计划开发 1500 MW 电解槽制造能力。

相比之下,欧洲在绿色氢能部署方面面临挑战。根据国际能源署 (IEA) 2023 年报告,欧洲专门用于氢能的可再生能源产能预计将比之前的估计低 51%,预计到 2028 年将仅为 5 吉瓦。

绿色氢气生产正在成为额外可再生能源部署的关键驱动力。随着对电解槽和氢能基础设施的需求增长,它正在重塑电力系统规划。麦肯锡估计,到 2050 年,绿色氢可能需要全球约 25% 的可再生发电量,相当于 14000 太瓦时。

此外,电解槽技术正在推进经济高效且可扩展的绿色氢气生产。质子交换膜 (PEM) 和碱性电解槽现在可以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运营成本。

材料科学的突破,例如非贵金属催化剂取代了昂贵的铂族材料,正在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模块化和吉瓦级电解槽设计的创新正在改变氢气生产的经济性。现代电解槽的设计容量从兆瓦级扩展到吉瓦级,从而实现灵活部署,以满足区域和工业需求。

>Caplyzer 制造超电容电解槽

瑞典初创公司 Caplyzer 开发了一种用于工业制氢的专利超电容电解槽。该技术将氢气和氧气的产生分开,以防止气体混合并保持高氢气纯度。它无需昂贵的膜即可运行,从而降低了电阻,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效率。

它还使用地球上丰富的材料而不是贵金属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并缓解供应链挑战。这家初创公司的电解槽的动态响应确保了在可变功率输入下的稳定性能,从而能够与可再生能源顺利集成。